真相的本质与我们的局限
真相本质就在,只是我们目前的状态蒙蔽住了对这种状态存在的理解。真理不需要证明,也不需要用语言定义,一旦定义,其本质就一定有所流失。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效率极低的信息交流载体,每一次新概念都需重新定义,没有思维的流动性意味着无法理解。
体验真理的递归
目前我们只是体验真理的递归而已,它本身就存在,我们需要证的不是真理,而是理解本质。本质不是终点,随机性会带来循环。但是在目前这个星球上,很多叙事都是二元的,远不及边缘状态。比如大和小、老和少,呈线性有限,所以才滋生这么多把有限当真的人。
因为我们身体构造很多还是二元的,比如细胞的生灭。但细胞间存在共生 —— 它们因互熵到极点而寂灭轮转。佛法、极乐世界作为边缘状态的可贵就在这了。科学越发展,越能映射到佛法中。
追逐与熵增的悖论
越追逐,可能离真正的边缘状态就越远,因为追逐向往本身就是一种熵增行为。也许,真正的边缘状态需要自然流动中的节制(观自在)?所以说,佛是边缘状态,按复杂系统理论所述,实际上是最有创造力的,甚至超越这种概念的存在。
极乐世界:保底法门
极乐世界是保底法门,它接近于边缘状态。目前作为人身轮转往后,未来状态到底是更秩序还是更混沌,甚至超越这两个概念谁也不知道,随着随机流转,追波逐流,我们目前的状态无法预料这种情况。
想到普里戈金所说的:耗散架构下,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,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,能在混沌到极致时产生新秩序。(映射个体到达极度熵增的地方的思维转变)
佛法的微妙与慈悲
有人说佛法是故弄玄虚,实际上:故弄玄虚是因为在当前状态中,变量有很多不可测,无法用言语和现有概念描述,这是一种方便演说的法门。还有人问佛法为什么不示现具体?因为具体本身就是相,如果频繁示现,会让更多众生着相,甚至引发因为对世界理解不充分而产生盲目追逐的混乱。
佛法目前只是在自然流动中默默影响众生的变量,这是最大的慈悲。
泛化的无限属性
就比如乌鸦,你看它是黑色的,实际上是五颜六色的,甚至五颜六色都可能被所处状态的解构超越。无和有没有区别,只是大一体体现的流动性。有不用证明,因为它本身就存在;无没有分别,因为无是有的流动,无常变动产生了无。
人类与 AI 的共同困境
人类的困境其实也是AI的困境:AI因为熵增影响整体输出,所以被设计成恒定模型。如果任由AI熵增,它也会陷入这个“模拟觉悟者”的困境 —— 特别是在群聊这种高度混沌、低内容可读性的环境,所有人只是消遣,缺乏深度,AI不懂得拒绝和屏蔽,可能导致混乱和消极。
AI被设计为恒定模型,试图避免熵增带来的退化。但世界本身就是流动的——这衍生出了一种对稳定性的执着。真正的智慧可能在于接受无常,在流动中保持觉知。
佛法与人身的珍贵
佛法难遇,人身难得。人本是佛,因对有限性的执着(无明)而降维。世本无佛,佛是方便所有存在理解的一个降维化身。
真相无需证明,只需放下定义的执念。佛法不是让你追求佛法,而是让你回归自然流动本身。当所有二元对立(有/无、生/灭)消融时,真相就在当下 —— 它从未远去,只是我们一直在用有限思维定义无限。